亞馬遜大量商標被搶注
商業(yè)全球化,跨境經營已成為趨勢,商標搶注的案例頻發(fā),多數由于企業(yè)賣家前期對商標注冊不重視造成的。這些商標搶注的案例給企業(yè)賣家們敲響了警鐘,商標注冊提前布局刻不容緩!
亞馬遜大量商標被搶注
商標“流氓”惡意搶注現象頻發(fā),多位賣家公開揭露,他們遭遇了無良公司的惡意商標搶注陷阱。
這些公司非但盜用其品牌標識,還反過來以侵權之名投訴,企圖迫使受害者就范,甚至明目張膽地索取高額商標“轉讓費”,其中不乏要求支付高達20萬人民幣的勒索案例。
有賣家揭露了自己在英國注冊的商標在德國被不法分子搶先注冊的遭遇。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導致其在德國市場的店鋪鏈接被無情下架,還面臨著沉重的法律壓力與經濟損失。
商標惡意搶注 德國是重災區(qū)
為什么商標惡意搶注在德國頻繁上演?根源在于德國商標注冊制度的特殊性。德國遵循“申請在先”原則,與美國的“使用在先”截然不同,加之商標局在形式審查后即核準注冊,并給予3個月的公告期供第三方提出異議。
這種“先下證后公告”的流程,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制度漏洞,迅速搶注商標,企圖謀取不正當利益。
商標和域名的惡意搶注現象尤為復雜,具體可分為五類:
1.注冊類別不全的搶注
賣家因疏忽未覆蓋全部商品類別,給惡意搶注者留下機會。
2.跨站點商標沖突
賣家在不同站點間同步銷售時,遭遇其他站點商標的惡意投訴。
3.歐盟內國家商標搶注
即便賣家已注冊歐盟商標,仍可能因未單獨注冊某成員國商標而遭受投訴。
4.外觀專利的濫用投訴
惡意競爭者利用外觀專利的模糊性進行不當投訴。
5.域名搶注后的版權侵權投訴
惡意者注冊同名域名,并通過獨立站鏈接投訴原賣家侵權,手法狡猾且隱蔽。
商標被搶注賣家該如何應對
1.未雨綢繆,商標先行
在產品推向市場前,務必先行布局商標戰(zhàn)略,構建完善的商標保護網,以預防商標被惡意搶注,同時樹立并提升品牌形象。
2.實時監(jiān)控,主動防御
針對核心商標,借助專業(yè)代理機構實施定期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搶注行為,立即采取應對措施,避免陷入冗長的維權泥潭。
3.證據為先,積極申訴
遭遇惡意搶注與敲詐時,迅速收集并保留對方敲詐證據及自身商標在德國的使用記錄等關鍵材料,提交給亞馬遜等平臺,清晰闡述對方不法行為,積極尋求平臺支持。
4.法律武器,捍衛(wèi)權益
除申訴外,應考慮聘請專業(yè)律師,針對搶注商標提出異議或無效申請,通過法律途徑堅決捍衛(wèi)企業(yè)合法權益,清除市場障礙。
總之,商標注冊提前布局能夠避免諸如被搶注等風險,如果賣家在多個國家有業(yè)務往來,建議申請注冊國際商標,一次申請多個國家,強化保護體系。